夜间开车应该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与一些车灯、车距的用法和操作状况,一块儿看看夜间开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吧。
1、会车时别直视在没隔离带的道路上,夜间行车还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对面来车的灯光。正常来讲,在对向车相距150米时,应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这是为了防止妨碍对面驾驶员的视线,假如他们不改为近光灯,应立即减速并连续用变换远、近光的方法来示意,他们如仍不改变,则应减速靠右停车避让,切勿斗气以强光对射,以免损害双方视觉而酿成车祸。
2、在夜间行驶中,假如行车速度在30公里/小时以下时应用近光灯,正常情况下灯光可照出30米以外。在通过交叉路口时,应在距路口50~100米处减速,并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同时开启转向灯示意行进方向。
JiaZhao.Com
3、老驾驶员概要出了夜间行车“走灰不走黑”的原则。在没月光的夜晚,路面通常为灰黑色,路面以外一片黑色;有水坑的地方会看上去更亮,而坑洼处则会更暗黑。另外还要积累依据前灯光柱变化状况来判断地形的经验。如光柱变短可能是遇上弯道或上坡路,光柱变长也会是下坡路,光柱有缺口可能是路上有坑洼等。
4、岔路口需留心夜间行车常遇见交叉路口,可依据侧向路来车灯光的照射,预测他们车行驶状况。如路口有他们车远光灯照射的散射光,可判断车距交叉路口尚远;如大灯光有光束或在路口拐角处树梢上有明亮的光线(多见于T字形路口),做好让行的手段。所以,夜间行车注意察看,还是有不少可供参照的“路标”的。
5、夜间行驶,留心道路障碍与道路施工指示信号灯等。在阴暗地段,路况不容易辨清时,需要减速。遇险要地段,应停车查询,弄清状况后再行进。夜间行车视线不好的、路界不清,常使汽车偏离正常行驶轨迹等,驾驶者应减少车速,以增加察看、决策和做出反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