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每年因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为此,国内加强了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今天,大家就来看看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
饮酒后驾驶驶和醉驾的断定标准
根据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是饮酒后驾驶驶。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是醉驾。
酒驾主要通过酒精测试仪测试(如国内警用的卡利安ZJ-2001A),被测试者对准仪器吹气口连续吹3秒(确保测出的酒精浓度和血液中浓度一致),这个时候发出酒精测试仪会发出“叮叮”两声,两声后待机灯(READY)和不合格灯(WARN)同时闪烁,同时显示测试数据。
饮酒后驾驶驶处罚手段
针对频频发生的酒后驾驶交通事故,2013年1月1日实行的《汽车驾照申领和用规定》,加强了酒后驾驶处罚力度。
1、醉驾:
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
2、而若是醉驾营运汽车的,除去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重新获得汽车驾照后,也不能驾驶营运机动车辆。
2、饮酒后驾驶驶:
1、饮酒后驾驶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照,终身禁驾。
2、饮酒后驾驶驶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照6个月;第三酒后驾驶拘留十日和罚款2000元,吊销驾照。
3、饮酒后驾驶驶营运机动车辆的,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照,5年内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
那样,喝完酒多久可以开车呢?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一般每小时仅能代谢10克至15克酒精。为此,喝一杯啤酒或半两白酒,等到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在一天后再开车,假如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更长期才能开车。
由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和很多方面有关系,每一个人的酒精代谢速度又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环境下的酒精代谢速度也是不同的。
专家觉得: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散时间为10-20小时。有时夜里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没啥事,就开车外出结果被查酒驾就是这个缘由。生理上是没什么反映了,但酒精依旧在体内没排干净,所以喝酒后10-20小时后再开车是比较科学的。
元贝驾考提示:为了你和别人的安全,喝酒勿开车。酒后驾驶毁一生,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