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文章截图
日前,有网传文章称,从下月起,机动车辆需要安装电子车牌,电子车牌中已储存用户和汽车信息,假如没这张牌将被罚款500元。搜索发现,有不少自媒体发布了有关文章,《下个月起,车里没这张卡片,一律罚款500元!》等文章的阅读量达“10万+”。这是不是真的?
据悉,机动车辆电子车牌,等于机动车辆的“二代身份证”,是一张含有射频芯片的无源电子卡片,安装在汽车前挡玻璃上,用于汽车身份辨别。在这张卡片的芯片中,存储着与汽车有关的信息,包含该车的车牌号码、用性质、汽车种类和车身颜色等。安装有“电子标识”的汽车,即便将汽车号牌遮挡、污损、变造,都难逃电子警察的“法眼”。
通过查看公安部网站、上海公安局交警总队网络服务平台等网站发现,最近并没与“机动车辆需要安装电子车牌”有关的法规颁布。上海黄浦区交警支队交通违法审理热线的员工表示,没接到将实行有关政策的公告;现在为止,本市也没处置过“机动车辆不装电子车牌”的违章。
那样给机动车辆“安装电子车牌”,是否会是区域性政策呢?进一步搜索发现,部分省市这两年在试点推广机动车辆电子车牌。据河北新闻网今年3月9日报道,河北邯郸将大力进步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工作,试点推行机动车辆电子车牌。但这篇报道和后续报道中,暂未涉及具体的政策推行时间,与“不安装电子车牌”的处罚标准。
除此之外,去年8月前后,与“下月起机动车辆不装电子车牌会被罚款500元”有关的文章就已经在网上流传,当时全国多地网警对此进行辟谣。经过对比,此次网传文章只不过简单修改了去年这篇文章里的时间等信息,又重新发布到了网上。但,假的还是真不了。
综上,“下个月起,机动车辆不装电子车牌将被罚款500元”的说法是谣言,机动车辆电子车牌确实已在部分区域试点推广,但有关电子车牌的政策尚未正式颁布。
电子车牌知多少
电子车牌(EVI)
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辨别(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升的一种应用。它的基本技术手段是:借助RFID高精度辨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征,在机动车上装有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将该RFID电子车牌作为汽车信息的载体,并由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辨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辆机动车辆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
2016年1月,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启用汽车电子标识进行智能交通管理的示范应用城市。2017年2月,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步规划》中明确提出,“示范推广车路协调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施,推进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研究用汽车电子标识”。汽车电子标识的有关标准拟定及装备研发工作在国内已经进步了数年时间,进入了示范应用阶段。现在“电子车牌”已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出租车上已拓展试点工作,并没明确的推广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