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遭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假如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置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假如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汽车驾照,且终生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汽车驾照核发地汽车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遭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假如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交通事故责任怎么样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对交通事故认定方法作了如下规定:
驾驶证网【JiaZhao.COM】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缘由后,应当依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与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有哪些用途,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第十八条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第十九条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一同导致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用途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用途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一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依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有哪些用途大小划分责任。